四川是红军长征经过地域最广、行程最远、时间最长的省份,也是长征途中召开会议最多、发生重要战役战斗最多、经历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地区,红军长征播下的革命火种遍布巴山蜀水,为四川人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宝贵精神财富。
为深入挖掘盘活这一丰富的红色资源,整合现有以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为主题的干部学院、党性教育基地和各级党校资源,2020年由省市联合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、特色鲜明的四川长征干部学院,打造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的红色教育基地,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“红色殿堂”,形成传承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四川干部教育培训品牌。
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由“1个总部+5个分院”联合组建,总部设在四川省委党校,作为长征精神教学总基地。分院分别为泸州四渡赤水分院、凉山彝海结盟分院、甘孜泸定桥分院、雅安夹金山分院、阿坝雪山草地分院。为提升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教学质量,集中开发具有四川特色的精品课程,广泛动员专家力量参与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精品课程打造,构建展现长征史实、凸显长征精神、体现时代特色的课程体系,2021年、2022年总部已招标打造了第一批、第二批精品课程,在此基础上,2023年打造第三批精品课程,现将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第三批精品课程招标公告发布如下。
一、课程申报及立项
(一)招标课程
参照第三批精品课程申报指南(附件1),2023年打造总部3门,五个分院各1门,共8门精品课程。课程指南作为方向性题目,申报团队应在指南范围内进行申报。
(二)申报对象
全国党校、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党史研究室等机构具有长征历史、长征文化、长征精神、党性教育等方面研究背景及能力的专家学者。课程申报应以项目负责人为主,并建立“1+2+2”的专业团队,即1名专家主持、2名主讲教师、2名辅助教师共5名成员组成。分院课程应有至少1名总部教师作为团队成员。
(三)申报办法
申报团队应按要求认真填写《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精品课程开发项目申报书》(附件2),经所在单位同意并盖章后,于2023年7月4日前将纸质申报书交至省委党校教务二处(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教务处)。距离较远的,也可发送盖有鲜章的扫描件。同时,务必将申请书电子档发送至:402999465@qq.com,邮件主题请统一用“姓名+课程名称”标注。
(四)课程立项
根据公平竞争、择优立项原则,组织专家对《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精品课程开发项目申报书》进行评审,确定入选课程和中标团队,并在蜀光网进行公示。中标课程的负责人接到立项通知后,应按时间要求签订《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精品课程开发项目协议书》。
二、课程建设及管理
(一)课程要求
紧紧围绕申报指南的主题打造精品课程,要求提交文本和课件成果,其中文本成果要求2万字及以上,格式规范完整;课件制作精美,要求70页及以上。
(二)课程管理
1.课程培训
7月下旬,邀请党史专家对中标团队进行辅导培训,集中围绕课程标准和要求开展交流,明确课程打造有关事宜。
2.提交成果
(1)提交教学大纲。课程立项团队围绕立项课程开展集体攻关,编制教学大纲,需具备完整的结构框架,细化到三级标题。7月底前提交审核。
(2)提交中期成果。教学大纲审核通过后,课程立项团队开展课程调研、讲稿撰写、课件制作等工作,于9月中旬提交中期成果,要求围绕结构框架,基本具备完整的文本和课件。
(3)提交最终成果。10月中旬,提交最终的文本成果和课件。
三、课程评审验收及应用
(一)初步审核。由教务二处对课程成果从政治方向、主题内容、格式规范等方面进行初审。
(二)通讯评审。邀请省内外专家,对课程框架结构、文本成果和课件成果进行评审,并提出意见建议。课程团队进一步完善修改。
(三)现场验收
2023年12月底前,组织统一验收。参评教师按照要求进行15分钟说课(对课程框架及主要内容进行介绍)、1小时讲课,每门课程结束后进行评议,并由专家进行指导点评,评议时间15分钟。
评审层次分为“优秀”“合格”“不合格”三个等次,超过80%以上专家评议“合格”方可通过验收。如验收未合格,可以在1个月内再次申请验收;如再次验收仍未通过,则终止该课程。
(四)公示
评审结果在蜀光网进行公示,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,公示期满报校(院)批准。
(五)运用
1.颁发证书。颁发“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精品课程”荣誉证书,印发结项文件。
2.工作应用。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精品课程纳入总部和分院的课程体系。教学团队培训相应授课人员,并按照要求进行课程录制,形成教学视频。
四、经费资助
项目通过正式立项予以足额经费资助,经费来源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专项经费。
联系人及联系方式:四川省委党校教务二处(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教务处)余老师,电话:028-87314879,18190970115。
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56号学之楼220办公室。